【典型案例】“四个融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发布:2023-06-02来源: 打印 【字体:

为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号召,倡导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工业设计系和动画系联合党支部号召教师广泛参与,积极推进了专业必修课《工业设计史》《交通工具内饰设计》、选修课《文化创意产品设计》3门“课程思政”建设,教师9人次作为团队成员,分别从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知行统一融入社会、文化自信融入区域文化事件、展望未来融入职业理想道德教育这“四个融入”着手进行探索和实践。

有机融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交通工具内饰设计》课程概论中,将国外汽车百年历史与国内汽车工业自解放初从零开始到中国车企今日的国际占有率和技术发展高度做强烈对比,映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坚定“四个自信”增添了信心和底气。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中通过对于博物馆宝藏和青铜钟磬和传统制瓷工艺的一一解读,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以上海历博馆文创大数据运用为例,讲授文创产品线定义,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化解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融入教学。

知行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立足时代,融入社会。结合设计专业背景,培养学子们的民族复兴大任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合为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相关设计项目,如节能减排大赛、设计扶贫项目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业设计系就组织学生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发表了一系列防疫、抗疫的设计作品。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型学术会议志愿服务、大学生支教、军运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出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在2020年春季新冠病毒刚刚肆虐之际,本专业学生刘益嘉第一时间担当志愿者为武汉各大医院配送医疗物资,改良救护车内布置、设计防疫面具,被楚天都市报、武汉金报广泛报道。

根植地方,融入区域文化事件。唤起文化自信,使学生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交通工具内饰设计》中强调中国大漆工艺、珐琅工艺与内饰的创新结合,通过开展楚文化符号的抽象与重构,结合重阳节、寒衣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世博会、军运会等文化事件,开展了最美中华车等设计课题与活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湖北地域文化进行考古与梳理,借助湖北省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平台,湖北省博物馆文创衍生品设计项目,带领学生深入了解楚文化、武汉地方文化,参与桥文化、木兰文化、赤壁茶文化项目,结合陶瓷梦工厂基地和学院省级实验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武理校园文创设计作品,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发自内心地喜爱,由此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连续3年,文创产品设计获得湖北省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一、二等奖、楚天杯金、银奖等。

展望未来,融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借助与上汽乘用车的校企合作实践项目,首先让学生发掘汽车设计中的自主品牌故事,追寻有关的企业领军人物,发现新闻线索,感受新一代设计师的专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洋为中用”和“勿忘人民”的职业理念。在课程作业的考核中,本课程设置了命题作业,通过国产车4S店营销体验、二手车网市调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加职业认同,引导学生突破 “技术理性”的制约而大力拓展人文视野下的专业素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教学中设置了研究阶段的实地调研、设计试制阶段的工艺学习和手工制作、设计完成后的武展“荆楚书香节”站台讲解以及设计者在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的亲自销售等实践环节,增强了学生的职业代入感和社会融入感,真正做到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探索实践,工业设计系和动画系联合党支部的“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建设效果良好,社会反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