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 年以来,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党支部以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教学能力为切入点,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建设相结合,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也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加强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具体如下述:
一、强功能
法语系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制度,通过“跟着十九大学中译法”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和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首先使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进而全方位打造思政育人工作队伍。
二、攻弱项
不少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不甚了解、一头雾水,存在畏难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法语系党支部结合法语专业特色举办“课程思政”教育研讨会,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通过公开示范课,通过研讨会、党群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交流经验,使教师切实增强育人意识,培养和提升
育人能力,进而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形成自觉能动性,主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体系之中。
三、补短板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法语系从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第二课堂等角度入手补短板。
1、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党支部组建包括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生党员代表等人在内的项目团队,组织人员集中备课,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制度优势、文化传承等内容,找到与专业课的“融合点”,通过典型案例的设计运用,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优化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通过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做中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
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利用课程团队的集体优势,组织授课教师动员学 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举办“思”索有“政”——中国故事法语讲;“武汉故 事我们讲”专题摄制;主题分享会等。以“武汉故事我们讲”专题摄制活动为例,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法语较大篇幅讲述与武汉有关的话题,要求学生通过走访各大 历史名胜和纪念馆,进一步了解武汉的历史,感受武汉日新月异的变化,旨在更 深刻地感悟那段与敌抗争的艰苦岁月。专题视频制作既是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 也是对学生法语水平的检测,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是一次全方位的教学考核。
综上所述,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法语系党支部总结了一套 “六步工作法”,包括学(系统学习)、研(明确思路)、试(先行先试)、挖(集体备课)、标(标杆示范)、固(固化成果)6 个步骤——
学:党支部组织党员学理论、学立场、学方法,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和关键;
研: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组织协调、服务引导的作用,开展学习、调研和讨论,梳理总结党支部的经验和做法,明确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四、法学系党支部“课程思政”具体举措
1、夯实“小支部”的“大功能”,深化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建设研究生知识产权党支部(法学系教师党支部结对支部)“全国百个样板研究生党支部”,以师生“小”支部为基点,构建学科“大”党建组织格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党员头脑,巩固“党政发力·同向联系”“师生结对·支部共建”和“师生共建·支部同行”系列主题党建活动,组织“红星闪闪照桑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党员教师“回乡寻足迹、树一面红旗”“回乡忆先烈,讲一个故事”“回乡看中国,讲一段变迁”,打造宣传思想工作站“红色视窗”。实现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双提质”,教工党建与学生党建“双促进”,教师队伍与学生成才“双成长”。
2、坚定“小课堂”的“大担当”, 深耕课程思政
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学课程、融入教材、融入教学,筑牢课程思政主阵地。充分发挥“国家在线开放课程”《知识产权法学》示范作用,打造课程思政金课,组建和培育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法学系教师党支部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5门,《知识产权法学》《劳动法》等3门课程立项验收,培育《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等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课程思政负责人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覆盖整个党支部,推动形成“门门法学课程有思政味,教师人人担育人责”的育人氛围;丰富“实务专家进课堂”“正式庭审进课堂”等课堂形式,推动法学课程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3、搭建“小活动”的“大舞台”, 拓展法治实践
法学系教师党支部指导法学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在法学专业竞赛、法治服务方面,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升法律实务素养,坚定爱国情、报国志、奋斗情。组织“法律辩论大赛”、“华中八校模拟法庭大赛”、“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全国版权征文大赛”等10余项学科竞赛,以赛促价值塑造、知识应用和能力提升,锻铸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开展4.26、3.15、12.4等系列活动、“法律诊所”“知识产权服务队”等法律服务活动,组织法学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街道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百余次,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和奉献意识;指导“荆楚法律行”等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4、坚守“小讲台”的“大规矩”, 砥砺师德师风
支部成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题网络培训”、“理工党员网”等学习平台,进行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入行,走心、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育人水平、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和师道尊严。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敏行”辅导员工作室育人主阵地“引擎”作用,结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立足“小讲台”,讲好“大规矩”,传播“好声音”,充分发挥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的辐射聚焦作用,锻造一支“讲政治、懂学生、善育人、打硬仗”的教师支部思政“铁军”,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
五、法学系党支部“课程思政”取得成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1、形成“五位一体”的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内校外协同、理论与实践协同、科研与教学协同、学科竞赛与教学协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协同”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无死角,在学习、科研和生活各环节渗透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全面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中。
2、突出“马工程”教材建设与使用成效。已出版“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率100%,相关课程授课教师100%接受过教育部和湖北省组织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培训。
3、涌现出优秀群体典型。将党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双向提升,构建以思想建设引领学科发展的研究生党建新模式。采取“师生共建+支部结对”方式,在导师指导下定期举办读书会,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进行有机融合,知识产权研究生党支部于2018年获得教育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称号。
4、培育出优秀学生典型。研究生谭清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光荣称号; 研究生杨祝顺获得学校优秀三好研究生标兵(全校共6名)和十佳学术科研之星。
5、树立了优秀思政工作者和先进师德典型。
获“湖北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案例(思政工作创新类)”二等奖,刘介明教授获湖北省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典型案例二等奖。夏倩老师获“湖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